勒勒车简笔画?勒勒车,又称哈尔沁车辘辘车罗罗车牛牛车等,是蒙古民族使用的传统交通运输。通常以草原上常见的桦木制作,双轮轮高4米多。其特点是车轮大车身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于草地、雪地、沼泽和沙漠地带运行,那么,勒勒车简笔画?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蒙古族
目录·【民族概况】
·【历史】
·【禁忌】
·【习俗】
·【宗教】
·【服饰】
·【节庆】
·【食俗】
·【婚俗】
·【民居】
【民族概况】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肢裂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人口480.6849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其中云南有1.3万人,聚居在通海县新蒙乡,分中村、下村、白阁、交椅湾和陶家嘴5个自然村,是元朝初年随忽必烈战遗留在云南的蒙古族后裔。通海蒙古族从祖国西北大草原来到云南高原的通海杞麓湖畔、凤山脚下,已有740多年的历史。700多年来,与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凭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民族凝聚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把杞麓湖之滨、凤凰山之麓建设成了鱼米之乡。
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现以农耕为主。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主要乐器是马头琴。喜爱摔交运动。蒙古包和勒勒车是他们游牧生活的伴侣。
语言、文字: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勒勒车是牧民流兄蚂粗动的家,一般车身长4米以上,车上可带篷。带上篷,车厢开若船舱,行则车为室,止则毡为庐,常常是一家人住在里面。它的特点是车身小,双轮大。勒勒车车轮高大是因为牧区冬天雪深过膝,夏季草深,沼泽地多,轻便灵活、车轮大的勒勒车,无论是牧草繁茂的草场,积雪深厚的雪野,还是泥泞的沼泽或者崎岖的坡道,都能够顺利通行,因此被牧人誉为草上飞。这种车除了搬运毡房、物资、生活用水外,战时还常用作驮运军队辎重的战车。勒勒车通常主要以草原上常见的桦木为原料,车轴、车轮、车瓦、辐条、轮心、车辕、车架,都用桦木做成,也有用松木、柳木、榆木、柞木、樟木等。桦木质地坚硬,耐磕碰,车体又轻,着水受潮不易变形,适宜在草原、沙滩上通行。勒勒车整个不用铁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修理。
勒勒车的构造分为车上脚和车下脚两部分。勒勒车一部分是车轮,一部分是车辕。车辕5米长左右。车觳中间横穿一个孔,用来插车轴。9辋18幅的车觳中间一般要打18个卯,用以插18根车辐条的榫头部分(8辋16幅的车觳要打16个卯,用以插16根车辐条的榫头部分)。
为了结实,车辋外一般扣一个铁瓦,车觳的轴孔里也放个铁箍,车轴上则套一个铁圈。穿上车轴后,车轴外面还插一根别棍称为车辖。
蒙古族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对亚欧历史进程产生过巨大影响。全球蒙古民族共约有820万,主要分布在中国、蒙古国(约240万)、俄罗斯(约70万)三个国家。中国境内的蒙古民族总人口目前正在接近或超越500万。主要居住于内蒙古自治区,全区现有蒙古族人口约达到380万;其余多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穗液区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和布赛尔蒙古族自治县,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也有一部分聚居或散居于云南、河北、北京等省市。
蒙古族自凯巧称“蒙古”(mon-gol),其意可解为“永恒之火”;“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于唐代;蒙古族一般还被称为“马背民族”。额尔古纳河畔是蒙古族的历史摇篮。“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名称。约在公元7世纪,蒙古部从额尔古纳河流域开始向西部蒙古草原迁移。12世纪时,这部分人繁衍子孙氏族分出了乞颜、扎答兰、泰赤乌等许多部落,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东一带。当时在蒙古草原和贝加尔湖周围的森林地带,还有塔塔儿、翁吉剌、蔑儿乞、斡亦剌、克烈、汪古诸部等。
草原上有牛马成群,草原一望无际,又广大又平整,嫩绿色得草原覆盖着大地,就像是给大地穿上了绿装。
在燃基草原的深处,还有皎白的羊群在清闲地吃着青草,像是散落在草原上的颗颗珍珠。
俯首仰视天空,啊!这儿的天空真蓝,朵朵白云挂在上面,还不时地变换着姿势,真像是歌里唱的相同: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草原是五颜六色的。湛蓝如洗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对应的皮败谨是大地碧绿枯帆的原野,羊群在青青中起浮着白色,像一把珍珠撒在了绿色的绒毛毯上。
勒勒车的读音为: lè,lè,chē 。
勒勒车又名大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勒勒原是牧民吆喝牲口的声音。勒勒车因常以牛拉动,故也叫蒙古式牛车。是中国北方草原上蒙古族使用的古老交通运输。
这种车车身小,但双轮高大,直径一般均在一米五六左右。可完全用桦木或榆木制成,不用铁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修理。档早整个车一般分下脚和上脚两部分。
勒勒车有记载的起源可上溯到《汉书》所记载的辕辐。南北朝时期,鲜卑、柔然、铁勒又叫敕勒等族,造车技术已经相当高超。北朝时的铁勒人就以造车山判闻名,他们造的车车轮高大,辐数至多《汉书》,很适应草原环境,正因为如此,被史书上称为高车人。辽代,蒙古族造车技术已经很发达,并且广泛用于游牧生活中。
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较多,大都擅长骑马征战,军民合为一体。由于勒勒车在雪地和深草中行走迅速,因而时常作为战车在战争中效力。在平时生产生活中,勒勒车主要用于拉水、运送燃料,倒场迁居时,装载蒙古包和其他生活用具和用品。
勒勒车的传统价值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勒勒车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摩托车、小汽车等现代化的交通,除少数偏僻地区还有牧民使用外,草原上已难以见到勒勒车。
以上就是勒勒车简笔画的全部内容,勒勒车的读音为: lè,lè,chē 。勒勒车又名大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勒勒原是牧民吆喝牲口的声音。勒勒车因常以牛拉动,故也叫蒙古式牛车。是中国北方草原上蒙古族使用的古老交通运输。这种车车身小,但双轮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