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传统节日手抄报?中国法定节日 有新年(1月1日,放假一天);春节(农历新年,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放假三天);清明节(农历清明当日,放假一天);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放假一天);中国青年节(5月4日,那么,8个传统节日手抄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蒙古族
世界上有56个民族,每蒙古族个民族都各具特色,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服饰,不同的。但最让我感兴趣的民族,就是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蒙古人可不像我们是住在房子里,而是住在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600多人;小者可以容纳20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搭建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蒙古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便可以开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 这就是蒙古族,一个美丽的民族!
1、春节
时间: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由来: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
2、元宵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由来: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3、清明节
时间:公历4月5号前后
由来: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4、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由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手抄报的图片及内容
这是内容,图片你自己找咯
百度知道知民生
百家号|01-03 20:19
关注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手抄报: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描写春节的诗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的手抄报: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春节、元宵节 、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56个民族的节日风俗手抄报
56个民族的节日风俗手抄报,手抄报的制作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展现,手抄报不仅要内容新颖,也要注意整体的整洁,我们一起来看看56个民族的节日风俗手抄报,你一定会喜欢的。
56个民族的节日风俗手抄报1
56个民族的节日风俗手抄报
工具/原料
纸张、彩笔、铅笔、橡皮
方法/步骤
1、第1步画出56个民族其中之一的尖尖的帽子和少数民族的服饰
2、然后便是成圆锥形的建筑
3、间隔不远的草地用铅笔勾勒
4、然后便是草地涂上浅绿色。勾勒出56个民族的场景
5、最后将人物女人涂成粉色,男人涂成蓝色天空涂上浅蓝色即可
56个民族的节日风俗手抄报2
少数民族的特有的节日
1、阿昌族
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五日
会街节 农历九月初十
泼水节 农历二月二十九日
撒神 农历七月初一
尝新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
2、白族
三月街 农历三月十五日
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渔潭会 农历八月十五日
3、保安族
圣纪节 伊斯兰 教历三月十二日
开斋节 伊斯兰 教历九月三十日
古尔邦节 伊斯兰 教历十二月十日
4、布郎族
开门节 傣历十二月十五日
关门节 傣历九月十五日
泼火节 农历二月十九日
5、布依族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
四月八 农历四月初八
6、壮族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四日
7、朝鲜族
元日 农历正月初一
上元节 农历正月初五
寒食节 农历四月初五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
8、哈尼族
十月节 农历十月初一
六月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9、哈萨克族
圣纪节 伊斯兰 教历三月十二日
开斋节 伊斯兰 教历九月三十日
古尔邦节 伊斯兰 教历十二月十日
10、藏族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藏历年 藏历正月初一
望果节 藏历八月间
雪顿节 藏历七月一日
56个民族的节日风俗手抄报3
关于民族风俗的作文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1、春节
时间: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由来: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
2、元宵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由来: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3、清明节
时间:公历4月5号前后
由来: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4、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由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以上就是8个传统节日手抄报的全部内容,由来:七夕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6、中秋节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由来: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