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小报内容大全?中秋节的传统食物有哪些?那么,中秋节小报内容大全?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聚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聚节”。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攻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一定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今日,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祝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广东东莞有乞月照月爬月,以求早生贵子,除了月饼以外,杨桃、芋头仔都是常见的食品。由于菱角现在比较难买,已经比较少见。祭月,即拜祭太阴娘娘,在香港,会有人到公园燃烧蜡烛;此外,亦有些地方的习俗会向长者或后辈送赠猪仔饼或长寿面。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 70 多米,用珍珠草扎成 32 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
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悭。——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可怜闲剩此婵娟。——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槁秸申酬,轮嗣布。——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以上就是中秋节小报内容大全的全部内容,中秋节的传统食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