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 15岁国庆节画?10一15岁画画国庆节手抄报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盛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1949年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 为国庆日。当天会议通过《请政府明定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那么,10岁 15岁国庆节画?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国庆手抄报内容:
中国国庆节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又称十一、国庆节、国庆日、中国国庆节、国庆黄金周。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国庆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成立以来,在国庆庆典上共进行过14次阅兵。分别是1949年至1959年间的11次和1984年国庆35周年、1999年国庆50周年、2009年国庆60周年的三次。
开国大典:
国庆节意义:
国家象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是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功能体现
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基本特征
显示国家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庆祝国庆简短诗歌:
1、《国庆》
举国上下庆国庆,
遥想当年战鼓惊。
全国人民齐祝兴,
皆出儿女爱国心。
2、《国庆有感》
红旗随风舞翩翩,
灯光溢彩映亮天。
举国同庆数十载,
千家万户齐开颜。
3、《庆祝国庆》
礼炮声声震天下,
五星红旗似彩霞。
祖国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是所有是生命的摇篮,我们应该因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因此,我们要时常对自己说:“我是中国人,我为此而感到骄傲!”我坚信只有心系祖国,才会健康成长!
我们要想心系祖国就一定要确立一个远大的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要立志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把祖国建设成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国家。因此,我们要珍惜和抓紧童年的每一秒,抓紧锻炼身体培养高尚道德,掌握丰富知识,把自己的学习、成中长同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祖国建设振兴中华时刻做好准备。
其次,我们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无论是在什么地方,不管我们有多忙,当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国歌缓缓升起时,我们都必须停下脚步,一边注视着国旗行队礼,一边响亮地唱起国歌。平常生活中要爱护红领巾,应该为自己是少先队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在学校里要戴红领巾,上体育课时可以把红领巾摘下来,叠好放进书包。回到家里要把红领巾放在床头,以便第二天起来时佩带。红领巾要定期清洗,保持干净整洁。虽然这些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但是却充分的体现出了自己的爱国意识,只有爱我们的母亲祖国,才会茁壮成长,为祖国献一份力。
10一15岁画画国庆节手抄报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盛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1949年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 为国庆日。当天会议通过《请政府明定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旧国庆日》的建议案,送请中央人民政府采择施行。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兹宣告:自 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这就是把“10月1日”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日”,即“国庆日”的来历。 从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为了中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国庆都要举行大型庆典活动,同时举行阅兵。
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制度。此后,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国庆均在天安门前举行盛大的集会和群众游行活动,但未举行阅兵。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游园联欢活动等其他形式庆祝国庆,未进行群众游行。
画几个花边,然后将关于国庆的资料抄上去。
花边:
建议先用类似报纸的框子留一点边,这样看起来整齐。
建议多用红色。
在每段资料后加一些图片。注意整齐。图片可以是网上的相关图片。
资料: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节日来历
国庆节当天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在我国,国庆节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纪念日——10月1日。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国庆节是圣马力诺的国庆节,远在公元301年,圣马力诺就把9月3日定为自己的国庆节。
以上就是10岁 15岁国庆节画的全部内容,国庆节手抄报内容如下:1、十月天高云淡,秋日阳光灿烂,喜庆枫叶红遍,千山层林尽染。大街小巷快乐弥漫,东南西北烟火璀璨。2、灯火辉煌的国庆夜晚五彩斑斓,礼花炮绽放在天空五颜六色。3、舞狮秧歌队敲锣打鼓歌舞美好,处处鲜花洋溢喜庆的气氛。4、千秋华夏,壮丽河山,落日余晖,璀璨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