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画报简单又漂亮图片?1、首先在手抄报的左上角画两个灯笼,里面写上标题“春节”二字,在旁边画上红包、元宝等装饰物。2、接着在手抄报的左下角画上写有福字的鞭炮,在右下角画一只抱着元宝的兔子。3、在中间画上矩形文字框,周围画许多圆圆的铜钱作为装饰,底部画上云朵。4、然后把标题涂上黄色,灯笼是红色的,那么,春节画报简单又漂亮图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变化中的春节30年
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过年”不再感觉狂喜,因为现在基本上天天都“过年”,天天都有好东西吃、好衣服穿……30年的沧桑变化,使春节成为衡量生活水平变化的显著标志,也见证了中国30年走过的风风雨雨,更让人们看到了国家的强大和生活的富足。
过年—— 只为吃顿大餐
进入腊月,家家户户便开始为“过年”而忙碌着,大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年货”,小孩子们更是掰着手指算计着还有几天“过年”。那时候,“过年”可是改善生活水平的惟一标志,只有在这时才可以吃顿饺子、吃顿肉、吃几斤冻柿子和冻梨,大人们更是将积攒下来的钱给孩子们买套新衣服,可谓“奢侈”了一回。
在那个年代,“过年”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就是在饮食上有一定改善,精神生活还处在匮乏之中。对此,已经36岁的张亮对记者说:“那时候,我们吃完年夜饭就提着自己用罐头瓶做的灯笼与邻居家的孩子们东串西串,大人们则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由于没有电视,感觉‘守岁’是件很累的事,而家里也很少有人能听到‘新年’的那声钟响。曾记得1983年的那个春节,我与小朋友们疯玩之后,便回到家里,爸爸则去邻居徐叔家打扑克,妈妈则坐在灯下打着毛衣,她既在等爸爸回来,也在为我们全家‘守岁’,那种感觉真的很不一样。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中秋节的主角是月饼。关于月饼的来历,传说很多,较流行的观点是出现在唐朝。唐初,东突厥势力强大,李渊太原起兵时曾向突厥始毕可汗称臣,以换取北方的相对安定。唐朝建立后,突厥一方面支持薛举、刘武周等割据势力,与唐朝分庭抗礼。另一方面,又自恃兵强马壮,不断举兵南下侵扰。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交通运输日益发达,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日趋多元化。然而,这一现象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交通安全问题。
建国60年来,交通运输方面有了重大的改观。街道不拥挤了,变得有秩序了。60年前,“开门就是山,抬头就是坡,迈步就是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60年后,水、陆、空构建的立体交通枢纽网络,让我们“条条道路通罗马”。来自市交委的数据显示,自建国以来,我市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公路里程而言,就增长了5.8倍。我市市民的交通安全观虽有改善,但仍需推广。
据了解,2006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78781起,比上年下降15.9%。自2000年以来,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首次回落到9万人以下,共造成89455人死亡,比上年下降9.4%。
在我们现代社会中,城市马路不仅仅是人和物位置移动的通道,同时也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明程度的检验场。 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交通安全教育,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交通知识的教育,每个人也严格按照交规出行。
我国虽然也十分重视交通安全和交通文明,但相比较其他国家做得还远远不够。每天,马路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自行车、车辆比比皆是。
关于传统节日的画报视频教程链接分享:网页链接。
关于传统节假日介绍如下:
1、春节。春节历史悠久,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人们常说但是过大年、过年就是这一天。现在春节时间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
2、元宵节。元宵节又称灯节、小正月、上元节等,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自古以来元宵节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因此人们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3、清明节。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我国传统的重大春节日,其习俗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此外,清明节的时间为公历(阳历)4月5日前后。
4、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等,汉代前为干支历午月午日,汉代后演变为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有着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与春节一样,其习俗蕴含着祈福、消灾等文化内涵,寄托了人们一种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美好愿望。
新年画报这么画:
1、首先在手抄报的左上角画两个灯笼,里面写上标题“春节”二字,在旁边画上红包、元宝等装饰物。
2、接着在手抄报的左下角画上写有福字的鞭炮,在右下角画一只抱着元宝的兔子。
3、在中间画上矩形文字框,周围画许多圆圆的铜钱作为装饰,底部画上云朵。
4、然后把标题涂上黄色,灯笼是红色的,元宝是黄色的,装饰物是彩色的。
5、把云朵涂上蓝色,红包和鞭炮都是红黄相间的颜色,铜钱是金色的,小兔子的衣服是粉色的。
6、最后把文字边框涂上蓝色,手抄报背景是淡粉色的,在文字框内画上格子线,这幅手抄报就完成了。
春节手抄报的文字资料
画完了春节手抄报,记得在上面填写文字内容,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许多有关春节的资料,有春节的习俗,春节的象征意义和有关春节的古诗,大家可以选择喜欢的内容填写在文字框当中。
一、迎春节习俗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岁旦、大年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是汉族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
1、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灶王爷上天”之日。
2、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扫除日。
以上就是春节画报简单又漂亮图片的全部内容,1、画出春节灯笼和鞭炮的草稿,如下图所示:2、接着,用黑色勾线笔画出春节牌子,如下图所示:3、然后用黑色勾线笔画出春节鞭炮的图形,注意要对称的画出春节鞭炮的图形,如下图所示:4、用红色彩色笔给春节灯笼涂上颜色,并用橙色彩色笔给春节灯笼装饰图形涂上颜色,如下图所示:5、。